找到相关内容1158篇,用时3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噶举派“大手印”与“那洛六法”

    和光明,了知自性而成佛者中有和大手印。”[1]噶举派认为,大手印法门是解脱,那洛六法是方便道。   对这两种教法,很多汉文译著中都有所提及,但都略而不详。正如前辈学者马长寿先生当年在康巴藏区调查藏传...说名为大手印的超越,首倡者为大婆罗门萨惹哈,住持此传规的,在印度为杰日措夏师徒”。[7] 有说梅纪巴亦曾从那洛巴学法。香巴噶举派的创始人琼波南交去印度时,也曾从梅纪巴学法。《布顿佛教史》中所收译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0556773.html
  • 永明延寿的生因说

    境界无所著,远离诸难得无难,   信能超出众魔路,示现无上解脱,   信为功德不坏种,信能生长菩提树,   信能增益最胜智,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依行说次第,信乐最胜甚难得…...之增上缘力;   二、众生自身的善根因缘和志诚之心;   三、因果无差、感应交的自然法尔。   这三个要素中,第一“慈悲本愿福智善根增上缘力”,由于果佛如来的法报身土的...

    杨笑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81457162.html
  • 西藏佛教文学

    引导有缘辫子趋向成熟解脱:三、其它种种。道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宣传演释佛教教义。也有歌颂自然风光的。如:  “我等众生世间人,生老病死四河深,  人人难逃皆自知,安乐幸福无一时,  怕苦反倒自作苦,...自学地,有意识无意识地宣传佛教人生观、解脱观等思想,演绎佛教的基本教义。  由于佛教对藏族文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且从藏族文学的作家队伍看,许多人本身就是笃信佛教的信徒,是对佛教有很学徒诣的宗教理论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14357385.html
  • 佛教的流转还灭观

    两类种:染种喜向生死路上奔走,净种反其的却向解脱上直进,二者背道而驰,谁的力量大,谁就可以把他拉转过来,与自己同走一条路线。由于众生的厌生死苦欣涅盘乐,就在不断的闻熏下,使那无漏种子的力量一天天的...灭,是说的解脱还灭律。至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四真谛中的苦之灭道,则是说明怎样通过生死流转而达到涅盘还灭的一道桥梁。那十二有支的无明缘行,行缘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是开示的流转还灭的二大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3857502.html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乃至有顶第九品无间道时。一切说名阿罗汉向。此无间道亦名金刚喻定。以能永坏诸惑随眠。至解脱名尽智。与漏尽得同时生故。如是名住阿罗汉果。应作自他利益事故。应为一切有贪著者所供养故。如是四人皆不作念我能得果...苦故。实语者说于集谛爱实苦因。非自在等能为因故。如语者。说于灭谛无为涅盘。有为虚妄无为反是。如说无为之法。非虚妄性名之为如。不异如语者。说于道谛。离八支道言得涅盘虚诳不实。此能得实非妄故。或念言。...

    德施菩萨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0857594.html
  • 南北传止观四念住之会通

    其实修四念住可以依《阿含经》的教法修;也可以依《般若经》的教法修无相四念住。《大般若经》说:“须陀洹若智若断乃至阿罗汉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所以四念住也就是摩诃衍,不可以轻视的。学习解脱的法门后...女众,对南传禅法十分赞叹,认为依此修行就绝对解脱有望;反过来对汉传却有些怨叹,措词虽然客气,而内心之失望则溢于言表。这实在令身为比丘的智中甚感惭愧、汗颜,不过并未因此对汉传佛教失去信心,或妄自菲薄。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51558189.html
  • 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

    种子,然后现证解脱及灭谛二者。……最后,依止有情生命之尽头(rgyun-mtra')的无间,顿断俱生烦恼和所知二障,并于第二剎那现证无上菩提。这就是定性(大乘)...引导三界中善根成熟的众生,或直接超越三界,或由人而欲天而色天逐渐向上超脱。无论直接解脱或渐次上达而解脱,无论是在人间行菩萨,或在天上与他方世界行菩萨而成佛,最重要的是,要超越一切身心世界的种种束缚,...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3958289.html
  • 从神异禅到玄学禅再到本色禅

    已较传入初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总体文化景观中不容忽视的一种存在。然而禅学作为解脱的严肃本旨和深刻内涵,却依然没有得到本土文化的积极响应。如何提升禅学的文化品位、使得禅学的根本宗旨为本土文化特别是由士大夫主导的主流文化所领纳,从而使禅学真正以解脱而不是神仙方术的方式在中国发展起来,便成了僧团中的精英分子必须自觉担当的文化使命。而以神异禅为代表的早期禅学话语显然不足以使文化精英阶层为之倾心。...

    宣 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80058374.html
  • 杰仁波切著:新觉醒(1)

    相当有名的论述书籍,如《教次第广论》的内容包含了从生起菩提心到成就佛果的整个菩提过程,此外还有一些有名的著述如《次第广论》,叙述了三种人的修行方法:想要寻求更好的来生、想要寻求个人的解脱、和那些想帮助所有众生达到解脱的人。虽然这些作品都有提及密咒乘的修持,但它们主要的重心仍然在大乘经教、世俗、的方面;另有一类作品称为“前行”,它提供了密乘修行的初步指引。而《教次第广论》与《次第广论》等书在...

    杰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5759029.html
  • 在全球视域下的宗教对话

    别,一般以小乘求个体的解脱,大乘菩萨却要自觉觉他,誓救众生,觉行圆满,方成佛果。佛教曾在印度盛极一时,后来衰落,如今表面上看在印度已无踪迹,其实其睿识已为印度教的商羯罗吠檀多所吸纳,而有合流之势。...神性的概念,而有理由确认这个名称有那一方面的意思。”   史玛德(Ninian Smart)比论耶佛, 二者确有不同传统,应分别由自己的立场问,究竟可以向对方学到些什么?史玛德以佛家重心智解脱,归于...

    刘述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5159436.html